心理卫生评价

施工作业人员常见违章心理剖析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易发各类安全事故,导致事故发生有多方面因素,但作为导致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却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中,研究人的违章心理从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是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一种潜意识,是作业人员通过偶然的原因认为他们可以避免事故灾害,即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自己,认为事故灾害就不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但是一旦个人的侥幸心理膨胀,在作业过程中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为事故发生提供可乘之机,这也是施工作业人员最大的违章心理。
    二、惰性心理。惰性心理是一种情绪逐步演变的结果,在长时间的重复做一件或一系列的事情后会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这种情绪慢慢演变就成了惰性,而长时间的惰性习惯自然就会产生干活图省事的惰性心理。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每天都重复机械的工作,自然逐渐就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而长时间处于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状态,这种抵触情绪和干活图省事的心理渐渐膨胀,同时也逐步将安全意识淡化,省去规范化的安全做法,这是施工作业人员第二大违章心理。
    三、麻痹心理。麻痹心理是指盲目的相信自己和以往的工作经验,对自己信心满满,认为按照以往成功工作经验,事故是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正是作业人员在生产实际中这种惯性思维和惯性思维的逐步强化,使安全管理局面不能得到改善,一些安全方法、规范措施和管理制度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这是施工作业人员第三大违章心理。
    四、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安全管理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和要求的同时,作业人员产生了的反向心理活动。这些作业人员自恃有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为图方便简化工程序、违章作业。在作业人员看来那些过多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小题大做、故意找茬,因此产生了“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偏要这样干”的第四大违章心理。
    五、逞能心理。逞能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争强好胜、爱积极表现自己或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部分作业人员有一定的工作业务能力,在技能、理论上都比一般人相对熟悉,因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对自己是“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方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故,这是施工作业人员第五大违章心理。
    六、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指即使没有明确的要求,人们也还是会屈服于群众的压力,与其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 “随大流”、“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在施工现场部分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安全意识差,看到其他员工违章操作,省力又未出事,领导也没有追究责任,于是把违章当成经验。盲目的学习、运用,因而用错误的操作方法代替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是施工作业人员的第六大违章心理。

【返回】

路上的交通标牌、标志、标线设施的研究

版权所有:浙江正方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3778号元天科技A座5007室 网站制作及维护:杭州鼎易科技

浙ICP备1020490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6176号